槟华独中与南洋女中交流会

百年女校的相遇

“咦,槟华独中的校训是庄诚勤朴吗?我们南洋女中的校训是勤慎端朴,居然有两个是一样的!” “对啊,真的很巧!可能是办学的先贤对女生的期待很相似吧” 带队老师看着展板上的校训,立即回过头跟我确认。当新加坡南洋女中的师生甫抵校园,我们高一的31位学生早已一字排开欢迎他们的到来,顺势带着他们参观了校史馆,简要的认识本校的历史。

5月26日是槟城槟华女子独立中学和新加坡南洋女中交流的日子,两校分别选派了31位学生参加当天的交流会。校长致辞的时候,也细说了殖民地马来亚华人先民创校的艰辛以及学校重要的历史沿革,尤其是改制后华文独中的处境以及教育制度,让新加坡的学生更了解大马独中的特殊性。而本校高一生宛转悠扬的华乐演奏以及南中生热力四射的手语表演相得益彰,一动一静呈现出两校不同的个性。

有鉴于两间学校都是女校,本次的交流会聚焦在性别的主题上。首先的破冰游戏是打破性别刻板印象,像是对于性别角色的快问快答,要学生从提问中反思自己对不同性别职业选择的既定印象。接下来的性别职业大比拼,则要不同组别的同学利用小短剧演绎他们对某个职业的认知,让其他组别猜测,过程中虽然部分同学很含蓄节制,但随着愈来愈多同学不计形象倾情演出,气氛也愈发热烈。在后来的投票环节中,当我们邀请学生针对性别议题分享观点时,他们都能侃侃而谈,或欣然同意社会大众的观点,或理直气壮地提出异议,展现了他们批判思考的能力。有趣的是,在场的女生都一致认为男生比女生更适合粉红色,更适合走入厨房,在家育儿呢!

关于性别的讨论当然不能止步于意识层面,而要深入到性别平等的问题上。为此,本校有四组同学分别针对性别平等在全球与马来西亚的重要性、马来西亚在性别平等上的进展与调整、具体案例分享(职场、教育、法律保障)以及总结与问题讨论等四个面向进行专题分享,一方面提高学生对性别平等议题的认识,同时也引导他们进行思考,尤其是开始关注自己生活周遭乃至于国内的性别问题,并能作出改变。

交流会下半场的重点是“文化大熔炉”,活动分为印度米绘、中国剪纸以及娘惹糕体验三个区块,每个站都交由学生进行引导及教学。我们相信不同的文化实践透过实际的手作和体验能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即使每个站只有15分钟的体验时间,也都足以让同学收获充实的文化经验。以印度米绘来说,许多新加坡同学曾经有用白面粉在地上绘制的经验,而用米粘在纸上却是全新的体验,让他们直呼难度更高!部分同学也很惊喜的发现不同颜色的米粒带有不同的香味,甚至还一一跟他们的老师分享呢。然而这次的交流会不只是同学玩得愉快,随行的三位老师也都乐在其中,他们不仅同样坐在桌前粘着米粒玩起印度米绘,也有的跟着同学一起剪纸,最后满意的带着手作品结束文化体验。

相信这场意义深远的交流,必将让这两所拥有相似历史脉络与文化底色的女校,在师生们的欢声笑语间,碰撞出更为深邃悠远的思想火花

感谢辛苦筹备和积极参与交流会的高一生

感谢认真指导和做足准备的陈恺汶师、陈欣圆师

感谢用心主持活动的慈恩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