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史地科户外教学

今年初二的户外教学,史地科老师带领同学们走访马来西亚百年老镇-甲板及锡矿博物馆。

首先介绍一下甲板的历史:甲板早期盛产锡米,曾有辉煌的历史,可说是近打河流域锡米产量最丰富的两大矿区之一。1847年巅峰时期,在大街有150多间房子,人口达到2500人。但是好景不常,随着锡矿业的没落,再加上地方偏僻,缺少流动人口,小镇居民纷纷往外跑,经济活动几乎停摆。如今这里的居民约200人,多数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家。

经过二个多小时的车程,终于抵达甲板。

星期天的中午,小镇应该是非常热闹的,但映入眼帘是看到一间间被遗弃的老店,断壁残垣,有的长满榕树,成了树屋,同学们一边听着甲板历史,一边在脑中建构出当年这个小镇繁华的样貌。因为根据当地人说:先有甲板,后有怡保!可见甲板的开埠比怡保还早。

甲板因锡矿开探而繁荣起来、但也经历了抗日事件及紧急状态。同学们在听了勇敢抗日的巾帼英雄——西贝儿迪卡素(Sybil Kathigasu)的事迹后便参观了马来西亚新村历史馆和甲板生活文物馆。馆内陈列着许多昔日村民的生活用品和文物报道,漫步其中同学们仿佛回到了过去,感受到了新村的繁华与变迁。

这趟户外教学的午餐也是令人难忘的一部分。当地的老奶奶们用大锅在炉灶上为大家准备了一桌丰盛的传统菜肴“大锅饭“。同学们品尝着地道的美食,每一道菜都充满了浓浓的乡土及人情味。

享用完美味的午餐后,同学们前往金宝参观了锡矿博物馆。博物馆分室內和室外,室外展示各种大型的采矿工具,而室内展示了各种模型、历史文件、照片等。同学们在这里可以更了解马来西亚开采钖矿的历史及方法。

参观完了静态的博物馆,来到了手作环节。这次是利用中国古老的活字印刷术及同学们的创意做成的扇子。同学们一边练习如何使用活字印刷及为设计自已的扇子版,个个都非常专注及享受整个过程,最后完成了独一无二的扇子。

通过这次参观,同学更加了解在甲板这块土地上所发生的历史,以及从衰败沧桑的小镇看到繁华过后留下来沧桑。看到这些充满历史的破旧房子,更有一种想要好好保护它、想让小镇新生下去的动力。还好这里有一群充满热心的文史人士及村民,藉由专业的导覧、文物的保存及积极申请世界文化遗产,想要让甲板的故事永远流传下去,这种精神实在令人敬佩。

video link

https://fb.watch/tw21SAFMUt